2012年11月9日

小籠包心得

目前做小籠包已經三次了
算是越做越上手
趁著記憶猶新前感快點記一記


麵糰比想像中的還難搞
第一次做的時候
因為沒攪拌器
完全是用手攪的
我還以為我這次失敗定了
因為非常的黏手
跟本沒有辦弄的像外麵看到的像紙黏土一樣簡單乾淨
因此很擔心
只能盲目的一直揉下去
期待有一刻能夠有奇跡發生
後來實在是手太痠了
只好將就把醜醜的麵糰拿去發
處理內餡去了

內餡就簡單多了
由於是已經處理好的絞肉
只要把調味料加一加揉一下就好了

最困難的是包小籠包的時候
一開始覺的失敗的麵糰後來撒上麵粉就好揉很多
但是把外皮桿成漂亮的圓型仍有很大的問題
所以包出來的包子沒有像樣的摺子
只能算是勉強把外皮全部捏成沒有縫隙的麵糰
看起來很醜
這下子我終於理解為什麼鼎泰豐的十九摺會成為一種賣點
那可要麵糰漢手藝都要在完美地狀況才能達成

不過雖然包子很醜
但是味道卻很好
麵粉的香味很濃厚
內餡味道也很像樣
只是口感因為絞肉是由雞豬牛三種混合而成的
所以有點乾
臺灣人堅持只有豬肉原來是有道理的

第二次做小籠包是兩天之後
因為手實在是太痠了
麵糰跟本沒有混合好我就放棄
內餡改成牛豬混合
還好事的加了紹興酒
包子外皮因此嚴重的不均昀
味道也有一點怪異的味道
可説是有點小失敗

第三次受不了
跑去買了一個攪拌器
內餡也換成全部的豬肉
外皮終於均勻
口感也終於對了
現在就只剩下摺子的手藝
看來以後還是得定期地包小籠包
才能夠精進我的手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